財產罰和行為罰
罰款屬于行政機關的執(zhí)法權,公司無權罰款。但公司可以根據(jù)相關規(guī)章制度對員工進行考核。
企業(yè)不能對員工實行罰款。雖然1982年國務院頒布的《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規(guī)定企業(yè)享有給予職工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的權利,但是該條例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出臺的,具有濃烈的行政管理模式,已被廢止。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設定,目前的法律未賦予企業(yè)該項權利。企業(yè)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無權在規(guī)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
按照我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不是行政執(zhí)法機關,無權對職工的違法行為進行罰款。
《民法典》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屬于財產罰的有哪些
經濟處罰也叫經濟制裁,指從財產上懲罰違法和犯罪行為的一種手段。在刑事、民事、行政三種主要法律制裁手段中,都包括經濟處罰措施,如罰金、沒收財產、罰款、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
一般說來,針對公民實施的罰款,是指國有行政執(zhí)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因公民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而對該公民依法實施的經濟處罰。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無法律授予的職權和明確的法律依據(jù),不得對公民實施罰款。
罰金屬于財產罰嗎
單處罰金就是可以只交罰金,并處罰金就是既要交罰金還要有別的處罰,比如有期徒刑、拘役等等。罰金是對被告人處以一定金額的財產處罰,單處是單獨使用,并處是罰金和其他處罰一并使用。
法院判處的罰金可以不交,但不支付罰金的理由只能是繳納確實有困難,且需要提出書面的罰金免除請求
行政處罰的種類財產罰
如果是填空題,就填陳述權、申辯權。如果是問答題,就這樣回答:
1、知情權 行政處罰法第31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jù),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2、陳述和申辯權 行政處罰法第32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薄靶姓C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jù),應當進行復核。”“行政機關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的,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3、要求舉行聽證權 行政處罰法第42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4、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 被處罰人認為行政機關在給予自己處罰的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超越法律、法規(guī)范圍行為的,有權申請復議,請求變更或撤銷違法處罰決定,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復議申請或提起行政訴訟必須在規(guī)定時限內提出。
5、請求賠償權 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行政執(zhí)法人員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給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害的,比如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行政機關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執(zhí)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等等,被處罰人有權獲得賠償。
6、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 行政處罰法第52條規(guī)定:“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7、申訴或者檢舉權 行政處罰法第54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fā)現(xiàn)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罰款屬于財產罰嗎
財產罰即以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財產權為內容的行政處罰。
人身罰僅指行政拘留,即以公民人身權的限制或者剝奪為內容的行政處罰。
行為罰亦稱能力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行政相對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剝奪其特定行為能力或資格的一種處罰措施。
一、財產罰包括:
(1)罰款。行政機關依法強制違法公民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交納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的處罰形式。
在認定罰款這種處罰形式時,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區(qū)分作為行政強制執(zhí)行措施的罰款即執(zhí)行罰與行政處罰的罰款的區(qū)別。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6條第1款規(guī)定:受罰款處罰的人應當將罰款當場交公安人員或者在接到罰款通知或者裁決書后5日內送交指定的公安機關。
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交納的,可以按日增加罰款1—5元。拒絕交納罰款的,可以處15日以下拘留,罰款仍應執(zhí)行。行政處罰法第51條規(guī)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2)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shù)額的3%加處罰款……上述條文規(guī)定的“按日增加罰款1—5元”和“3%加處罰款”,雖然也使用了“罰款”一詞,但屬于執(zhí)行罰,而不是行政處罰。
(3)沒收非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非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具有懲罰的作用,屬于行政處罰的范疇。
二、人身罰的特點在于行政機關通過使行政相對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即短時間內失去人身自由的方式實施行政處罰。
三、行為罰包括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兩種形式。即責令公民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處罰形式,如“責令停產停業(yè)”,即行政機關依法命令企業(yè)在一定的期限內停止生產經營活動。
行政機關可以通過附條件或者附期限兩種方式實施責令停產停業(yè)的處罰。所謂附期限,是指行政主管機關命令受處罰人在一定的期限內治理、整頓,達到法定的生產經營條件和標準的,可以在期限屆滿以后恢復生產經營。
所謂附條件,是指行政機關命令企業(yè)停產停業(yè),而不明示期限,由行政機關視其治理、整頓情況,重新作出準予開始生產經營的決定。
罰款屬于財產罰
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是一種行政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責令改正違法行為、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種類,責令改正不屬于財產罰。所以說,在行政處罰的種類內,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也是一種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