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學者把《憲法》也列為民法的淵源,從立法的角度看,的確是,民法依據(jù)《憲法》而制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哪個法官會援引憲法?那個當事人能夠依據(jù)憲法而贏得訴訟?所以,在司法層面上,憲法并不能稱之為民法的淵源。
習慣
習慣是特定地區(qū)的人們在生活中長期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生活交往的方式。它存在于特定的地區(qū),具有長期穩(wěn)定性,為人們所普遍信奉與遵守,往往是以道德、風俗傳統(tǒng)的形式存在。
并不是所有的習慣都可以成為法官裁判的依據(jù),因為,不是所有的習慣都善良。比如,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寡婦不得改嫁的習慣,有的地方普遍認為出嫁的女兒不能繼承父母財產(chǎn),有的地方還存在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的風俗。
習慣要從一個社會事實蛻變?yōu)椤傲晳T法”,需要具備四個條件:
(1)必須合法。即不能和我國現(xiàn)行有效的其他法律相沖突。
(2)必須符合公序良俗,符合當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
(3)只有當現(xiàn)行法律存在漏洞時,才能適用習慣。
(4)該習慣應當是人們經(jīng)久慣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然持續(xù)存在著的,過去的習慣以及正在形成的習慣就不要拿出來說事了。
民法的直接淵源就是法律和習慣。但是在實際中,法理、政策、指導性案例都會對法官的判決產(chǎn)生影響,尤其是國家政策的影響力十分之大,當然,這次把政策排除在法源之外,也表達出國家依法治國、法官獨立審判的決心。
4. 廣義民法與狹義民法的區(qū)別
狹義上的民法僅指調(diào)整人身關(guān)系和財產(chǎn)關(guān)系的法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民法
5. 廣義和狹義的民法
民法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民法泛指所有民事法律規(guī)范,包括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yǎng)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quán)法等單行民事法律和散見于眾多的民事法律范圍、條例、規(guī)定以及其他法律中有關(guān)民事條款的規(guī)定。
狹義民法,專指國家頒布的民法典。我國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比較完備的民法典。要詳細的建議去讀一下《民法通則》和《民法總則》。
6. 民法典是廣義民法還是狹義民法
公元529年頒布的《查士丁尼法典》是羅馬帝國一系列法典的法律匯編。
公元526年2月13日,查士丁尼大帝頒布一項敕令,任命特里布尼厄斯組織一個由10名法學家組成的委員會,主席由“圣宮廷”的前司法長官約翰擔任。委員會有權(quán)利用現(xiàn)存的所有資料,并可加以增刪、修訂,隨后把這些敕令分別標上發(fā)布皇帝的名號,以及施行的對象與日期,再按內(nèi)容分類,按時間先后排列。
這部《敕法匯集》在公元529年頒布施行,也就是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又稱《民法大全》或《國法大全》,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編纂的一部匯編式法典,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
該法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法典,學說匯纂,法學階梯以及新律。最后完成于公元530年左右。法典內(nèi)容為東羅馬帝國時期的皇帝敕令,以及權(quán)威的法學家對于法律的解釋,還有給法律學生當作法學的入門教材等。
在整個編纂工程完成之后,任何對于《民法大全》的評論或者其他立法都被禁止。該法奠定了后世法學尤其是大陸法系民法典的基礎,是法學研究者研究民法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資料之一。
7. 民法的廣義狹義
法律分析:民事平等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事主體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遵循平等、自愿等原則。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關(guān)系主體是指民事法律關(guān)系中享受權(quán)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和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1、自然人
自然人不僅包括公民,還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的一種,能否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quán)利、承擔民事義務,取決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所謂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quán)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彼痉ń忉層盅a充道,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且能保持當?shù)厣钏降囊话銧顟B(tài)。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薄安荒芡耆嬲J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p>
(3)無民事行為能力“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p>
8. 什么是狹義民法
民法典屬于法律。在我國,狹義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不包括憲法在內(nèi)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民法典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所以民法典屬于法律。
9. 廣義的民法
國際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和商法關(guān)系,解決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由于涉外因素又稱國際因素,民法和商法在西方傳統(tǒng)上稱為私法,國際私法因而得名。為廣義的民法可以包括商法,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法律術(shù)語稱為民法的抵觸或民法的沖突,或稱法律的抵觸或法律的沖突,因此長期以來這一部門法被稱為法律抵觸法或法律沖突法。